2021年我们的社保发生了5个大变化,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下面小骆驼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01
医保卡全家共用
只要将社保卡跟家人绑定成功,余额超过一定的数目,那么自己的配偶、父母、子女,都可以拿着自己的社保卡支付门诊、住院、体检、买药等需要个人负担的医疗服务费用。
举个例子,父母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后如果生病住院,住院费用按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政策报销。需要自己承担的自费部分,可以用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子女的个人账户里的资金支付。
目前四川、浙江、广东等省市都实行了医保卡全家共用的政策。另外,去年8月国家医疗保障局也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在第三条就明确提出:个人账户可以用来支付职工本人及配偶、父母、子女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
相信未来有更多的地区会加入“医保共济”的试点中,可以让躺在医保卡里的历年闲置资金“活”起来。
不过,小骆驼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由于购买商业保险申请理赔后保险公司会调查买药、就诊等记录,虽然各地都已经在推行医保全家用,但目前,保险公司还没有公布相应的理赔规则调整。如果购买了商业保险,在公布明确处理办法前,暂时最好不要外借医保卡。
02
新增社保第六险
这次增加的一险叫“长期护理险”,是对养老保险的补充。简单来说呢,就是对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长期照顾的人给一些补贴。类似于社保中的大病保险,只要触发标准就可以申请。
我们知道,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有了这个长期护理险,就可以让老人们有尊严地老去。它可以给丧失自理能力的老人提供换药、送饭、洗澡等等基本生活照料,并提供相应的经济补偿。
不过呢,长期护理险暂时只针对职工医保,大多数地方个人不需要缴费,这相当于是国家免费给大家增加的一个福利,所以大家不用担心我们的社保因此会涨价。
目前,全国已经有二十几个城市在试点,之后随着长期护理险的逐步推广,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开放这项政策,到时候我也会及时同步给大家。
03
门诊纳入报销体系
2020年以前,只有部门一线城市的城乡居民医保可以报销门诊。大部分城市的城乡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平时门诊看病的费用需要全部自付。
但2021年起,新农合和城乡居民医保的普通门诊医疗费,都将纳入统筹基金的支付范围,报销比例50%起。
而职工医保和灵活就业医保本身就是可以报销门诊费用的,所以从2021年以后无论你买的是哪一种医保,门诊都可以报销。
这就意味着,高血压、糖尿病、哮喘等一些花费比较多的门诊慢性病都能报销了,如果家里有被这类疾病困扰的病人,以后负担都会减轻不少。
随着体系的完善,后续多发病、常见病等普通门诊医疗费也将逐步全面纳入统筹基金支付的范围里。
04
个人账户将取消
个人账户取消后,账户余额不清零,仍可继续使用。但新交医保费将全部进入统筹账户,用于门诊报销和大病统筹。
不过这个变化只是针对城乡居民医保,职工医保不受影响。
05
禁止重复参保
之前很多外地工作的朋友,可能会出现老家交一份社保,公司又交一份社保的情况,但是又不能重复报销,反而浪费不少钱。
2021年社保将实行全国联网政策,不同地区的参保信息将实现互联互通。所以同一参保人无法同时在多个地方重复参保,已经重复参保的会按照规定进行清退。
如果有交两份医保的朋友,今后只保留一份就够了。比如你在哪儿上班,在哪儿常住,就保留哪儿的医保。
如果同时缴纳了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那保留职工医保就行了。毕竟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更高,待遇也更好。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社保待遇在越变越好,也越来越人性化了。
所以,还是之前小骆驼一直跟大家强调的那句话,社保是国家给的福利,不管是职工社保还是城乡居民医保/新农合,一定要有。
有什么社保和保险的问题都可以在后台给小骆驼留言,我帮你一次性搞清楚,也可以转发,让更多人知晓这些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