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加入相互宝的小伙伴可能已经发现了,最近每月分摊的金额水涨船高,越来越多了。
大病互助计划从创立之初每个月的几分钱,涨到现在的每月9元,老年防癌计划更是飙升到了每月40多元。
如果以后一直维持这个水平,那加入大病互助计划,每年需要花费120左右,而老年防癌计划则需要将近500元。
很多人都感觉有点不划算了,纠结着想要退出。
下面小骆驼就来和大家分析一下:
为什么相互宝会涨价
到底要不要退出?
相互宝和保险有什么区别?
01为什么相互宝会涨价?
虽然相互宝当时给大家的承诺是每月不超过188元,但其实相互宝的涨价也是在意料之中。
一是赔付的人越来越多了。相互宝的赔付和保险公司一样是要调查的,中间可能要几个月的时间。有很多2、3月份就确诊癌症的患者,在几个月后才公示理赔。特别是疫情期间,也积压了很多没有来得及理赔的用户。
二是分摊的人在慢慢变少了。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价格的上升,虽然说只是一笔小钱,但是看着每月分摊的金额一路往上涨,不免还是心慌慌。
于是身体健康的人,可能会考虑退出,转向其他保障计划,比如长期重疾险。
从实际的数字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不少人选择了退出,我们可以看到7月分摊人数是425.6万,9月是421.5万,到10月,分摊人数降到420.4万,又少了1万多人。
而合理推测一下,健康有异常的人,因为无法选择其他的保险,不得不留下来,这样整体的出险率会增加,分摊会上升,分摊上升又导致更多健康的人群退出。
只有当参与人数足够多时,根据大数法则,相互宝的分摊金额才会越来越趋近于一个平稳的数字。
02到底要不要退出?
先说结论,理论上来说,只要每个月分摊的金额,不超过相对应保额的一年期重疾险的花费就是可以继续的。
举个例子,对于60岁老人来说,分摊的金额应该和一年期10万保额的防癌险相比较。不过因为市面上几乎找不到一年期防癌险的产品,所以在这里依旧拿一年期重疾险做参考了。
60岁男性,投保一年期消费型重疾险的保费1800元,而女性是保费1100元,而相互宝分摊的金额目前一年就是500左右。因此纯粹从价格对比,加入相互宝的费用还是低很多的。
以一年期微医保为例
如果是老人,如果没有保险,暂时不要轻易退出相互宝。
而对于25岁以下的年轻人来说,买长期重疾险的费用都很便宜,因此小骆驼还是推荐一定要趁早配置商业保险。
总体而言,相互宝这个项目还是很不错的。它给没有买过商业保险的人提供互助保障,也给买过商业保险的人补充一份保障。有了这笔钱,可以让很多家庭不至于“因病返贫”,充分发挥民间互助的力量,成为社保之外的第二堵“墙”。
03相互宝和保险区别在哪?
但是商业保险和相互宝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关系,商业保险和相互宝本来就是两类不同的产品。在计划条款上就有这么一句话:本计划不是保险,我们不承诺您能够获得确定的风险保障。
一、随意更改规则
跟传统保险不一样,相互宝是网络互助,不受合同约束,可以随时更改规则。
事实上,相互宝从创立之初,到现在已经修改过很多次了。比如相互宝修改了甲状腺癌的理赔规定,直接把轻度甲状腺癌移出保障范围,而之前是可以获得 30 万的。
此外,相互宝还设置了更加严苛的等待期出险界定,以及既往症的责任定义。
二、理赔时效不确定
就像前文说的,相互宝的理赔时长可能长达几个月,时效没有承诺、也无法确定的。而保险一般都是要在收到理赔报案后,合同规定需要 30 日内做出理赔结论的,保险时效性更好。
三、可能无法赔付
极端情况下,互助计划是有可能无法持续的,而保险受到国家严格监管,不用过多担心。
出现不可抗力或政策因素,导致相互宝无法存续
官方停止相互宝服务
成员少于 324 万人时,有权主动终止或调整该计划
相互宝不是保险,也无法代替保险。我们不能仅仅以价格为标尺来衡量商业保险和相互宝哪个好。
世界没有完美的东西,如果抛开了对相互宝这些不切实际的期待,理解它作为互助平台的优缺点,把相互宝看作是一个帮助别人的渠道,或者是将他作为保障的一个补充,都是很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