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有几个不好的消息,都指向了同一个关键词:猝死。
出于对逝者的尊重,小骆驼也不一一回顾了。现在事情过去了一周,可以冷静下来看看这件事。
猝死的发生其实很突然,表面上看起来年轻健康的人,也可能因为身体潜在的疾病导致猝死。
如果你平时连续加班、经常熬夜、大量饮酒、长期久坐,更要重视猝死的风险。
万一不幸猝死,依靠我们的家人要怎么办?”
讨论这件事很残酷,但也是成年人不得不要直面的问题。
01
工作岗位猝死,社保也赔付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因工作猝死,可能也算工伤。只要公司正常签订劳动合同,缴纳了社保,工伤保险就能赔付。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也视同工伤。
职工因工作死亡,最多可以拿到三笔赔付: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第一笔是丧葬补助金=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工资*6。以上海为例,2019年平均工资为9580元,也就是家属能拿到9580*6=57480元。
第二笔是供养亲属抚恤金,为个人工资的30%-40%每月,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才可以领取。
比如父母,需要到退休年龄,而且本身没有养老保险,或者是丧失了劳动能力的配偶,如果是子女,需要未满18岁,才可以领取。
给配偶每个月是40%,给孩子和父母每个月是30%,如果是孤老或者孤儿,每个月再加10%,但所有加起来不超过职工生前月工资总额。
第三笔是一次性补助金,也是最重要的一笔补偿款,金额为上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019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359元,如果因工死亡,家属可以领取一次性补助金42359*20=847180,这一项补助金,全国都一样。
举个例子,上海的小明不幸在工作岗位猝死,不算供养亲属抚恤金,那能拿到一次性的补助为847180+57480=904660元。
所以乍一看社保对于因公死亡的补偿还是比较可观的。
但如果收入越高,家庭负担越重,那这笔补偿款就会显得不太够了。比如单收入家庭还剩200万的房贷要还,那这笔钱就不足以弥补家庭支柱走后造成的经济损失。
02
猝死,保险赔吗
在不少人的认知里,猝死属于意外,意外险能赔。
但其实理论上来说,猝死是疾病,是由于自身身体机能变化造成的,不属于意外。
无论50万和100万保额版本的,长安大护甲A款综合性价比都是最优的,价格在同类产品里最低,猝死保障为30万/50万,还有额外的航天意外伤害和综合交通意外保障,值得购买。
需要注意的是,大保镖和大护法的猝死保障都没有限定猝死的死亡时间,而大护甲规定了要求 6 小时内身故才算。
年轻人猝死的新闻越来越多,确实,大环境如此,大家只能越活越累,才能换取必要的生存空间。
但小骆驼还是想说,别拿身体赌明天。
好好生活,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