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不到1块钱,一年报销几百万。”
从问世以来,就凭借其超低保费和超高实用性,红遍全网的百万医疗险,一直伴随一个争议——不能保证续保。
直到2019年12月1日,银保监会实施了新版《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对长期医疗险的“保证续保条款”定义进行了调整,允许长期医疗险调整费率,从而使保险公司开发保证续保期间更长的长期医疗险。
自此,新华保险、太平洋保险先后上线了保证续保期间为10年、15年的长期百万医疗险。
就在本月初,平安健康又上线了一款保证续保20年的百万医疗险[平安e生保·长期医疗险]。
产品有哪些优缺点?是否值得购买?今天的文章就跟大家详细聊一聊这些问题:
1、投保规则
保障期:20年
免赔额:1万/年
等待期:90天
保额:年度保额400万,保证续保期间总保额800万
2、基本保障
一般医疗:含住院医疗、特殊门诊、住院前后门急诊,200万保额;
特定疾病医疗:含120种重疾的住院医疗、特殊门诊、住院前后门急诊,200万保额
综上,平安e生保长期医疗的保障责任与其他百万医疗区别不大,最大的区别就是20年保证续保且费率可调。
产品有哪些优缺点,值不值得购买?接着往下看。
1、产品优势
▮ 保证续保20年
产品保证续保期长达20年:
在此期间不会停售、续保也无需审核。购买后20年内,不会因为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理赔状况单独调整费率,是目前市场上保证续保期限最长的百万医疗险。
▮ 专案管理服务
该项服务主要针对的是产品条款中规定的120种重大疾病。
主要包括体检异常就医安排、疑似/确诊重疾就医安排、重疾院后随访三部分。
服务规则如下:
专案管理服务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比较陌生,实际上把内容单项拆分出来,就跟我们通常接触的百万医疗险增值服务是一个道理,包括重疾就医绿通、电话咨询等等。
只不过平安健康把这个概念整合了起来,给出了更加具体的使用场景和服务流程。
使用时,下载平安健康app遵从以下流程即可:
▮ 费率折扣
如果一家人3人及以上投保,费率打95折;另外在保证续保期限内续保时,如果身体健康状况较好,可以申请最高20%的费率优惠,申请条件如下:
这一点其实不算特别大的优势,毕竟总价几百元,折后价格差异也不大。所以只要价格在合理范围内,还是产品质量本身更重要。
再来看一下平安e生保长期医疗险跟太平洋安享百万、以及一年期医疗险的价格对比:
由上图可以看出,三款产品价格差异不大。
其中平安e生保长期医疗的价格,在0岁、30岁都不高,费率整体相对太平洋安详百万有一定优势。一年期的百万医疗险整体性价比在30、50岁都最高。
需要注意的是,前两款长期医疗险都是费率可调的。拿平安e生保长期医疗举例,官方只给出了投保前3年的具体价格:
原因是,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要能保证运行下去,监管就必须给予其调价的权利。毕竟未来的医疗通胀走势并不能准确估算的,保险公司需要能够支撑运营这款产品的收入,才能给用户长期保证续保的权利。
当然,调价并非漫天要价,监管也是有其严格规定的:
e生保的调价规则符合上述规定,最快不会低于上市日起3年,每次调整时间间隔至少1年,每次调整幅度最高不能超过30%。
2、产品缺点
▮ 到期续保需要审核
满20年保证续保期限到后,如果用户还想续保,需要重新通过保险公司的审核同意,之后才能进入下一个20年保证续保期:
而目前平安并没有出具详细的审核规则,这意味着,用户20年续保期满时,可能面临无法续保,又因身体状况和年龄限制而无法选购其他产品的情况。
不过当前市面上的长期医疗险到期后都需要续保审核,而短期医疗险虽续保无须审核,但产品运行下去的确定性不如长期医疗险。
▮ 不报销院外癌症靶向药
e生保的免责条款中明确说明,不报销院外癌症靶向药:
癌症靶向药是治疗癌症的一个有效手段,但药物稀缺性高,医院也受到药占比等制度的限制,导致很多医院开不出这种药,只能病人自行去院外购买。
自行院外购买有两个难点:第一,这种特药的价格高,普遍上万,且病人需要持续供应;第二,这种特药难购买,常常出现医院和药房都断货的情况。看过电影《我不是药神》的读者,可以参照电影剧情来理解相关情况。
不过,不报销院外靶向药对于医疗险来说算不上致命伤,毕竟目前市场上也有不少专门的特药险。
复星联合、同方全球、泰康等都有这类产品,以平安自家的i药保为例:
30岁女性,一年29块钱,就可以0免赔额100%报销癌症用药。
▮ 重疾仍有1万免赔额
一般百万医疗险针对其条款规定的重大疾病会设置0元免赔额,只有普通住院会设置1万元免赔额。
平安这款长期医疗的普通医疗和重疾医疗都有1万元免赔额。这一点虽算不上大缺陷,但的确有别于其他产品。
▮综上,梳理一下产品优缺点:
优势1:保证续保20年
优势2:整合专案管理服务流程
优势3:费率折扣(有条件)
不足1:到期续保需要审核
不足2:不报销院外靶向药
不足3:重疾仍有1万免赔额
有部分人会认为产品等待期90天过长,和费率可调也是产品的不足之处,其实这两点影响不大。
一方面目前市面上的长期医疗险等待期都是90天,且长险等待期大于短险是很正常的;另一方面,费率可调是维持产品长期运作的支撑,只要符合监管规定就是合理的。
单看这款产品本身,保障内容与其他百万医疗险基本无异,没有硬伤,价格合理。最大的区别就是保证20年续保且费率可调整。
从续保期和到期须审核这一点看,年纪大一点的人买肯定更划算,比如55岁的人买,保到75岁,几乎等于保障终身了。如果是30岁的人买,保证保到50岁,到期后正好是容易生病的年纪,这时候不能续保影响就比较大。
对于还没有百万医疗险保障的用户,可以买这款长期医疗险,保障充足,公司品牌大,保障期限也是目前最长的。注意,最好是搭配一款特药险,保障更全面。
对于已经有百万医疗险的用户,除非现有产品保障缺失,否则没有过多必要贸然更换。毕竟去年监管刚下达新规,今年就有好几款长期医疗险上市,可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持续观望。
未来必定还会有更多长期医疗险陆续推出,这对消费者来说是绝对的好事,毕竟只有充分竞争,才能有产品的完善、升级。近一年监管部门也在向长期医疗险释放了政策利好,有加快审批速度的趋势。
不过,经营管理长期医疗险都具有相当的难度,无法维持一定用户规模的公司将难以在市场上立足。
整体而言,目前的保险市场尤其是医疗险市场还处于早期阶段,各家百花齐放、良性竞争。
作为一个周期较长的行业,保险绝不是购买而已,所以未来的佼佼者未必是价格最低,或产品形态出奇创新的,能切中市场需求痛点,将后续保险服务做到极致的才是最具竞争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