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健康险,建议家庭情况比较差的时候买消费型,如果感觉每年收入情况良好,未来持续乐观,可以买储蓄型的。储蓄型你就要看清楚什么时候才能领生存金呀,有的比较早,几乎是退休后就可以领,安享退休;有的保障期长,到七老八十,你得充分考虑通胀的可能,钱不值钱了。消费型保险交费低保障高,性价比较高。如果经济条件许可,可考虑储蓄型保险。
市场上的消费型保险和返还型保险各有优势,并无好坏之分,建议广大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购,这样才会给自己全面呵护。一般来说,消费型保险费用低,保额高,适合事业处于成长期、收入不高又急需较高保障的年轻人,或者自己有投资能力、只要通过保险来实现保障功能的人。而返还型保险,对于收入不错、希望获得保障的同时还兼具保值理财功能的人来说更适合。不少人年轻的时候很会赚钱,但往往消费也高,没有储蓄习惯,又不擅长投资,返还型保险在给这类人带来保障的同时,还能帮助他们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健康险,到底是指什么?
——医疗险
——重疾险
——失能险
——护理险
后两种,在国内发展远没有前两种那么快,客户的认知,产品的设计,都在起步阶段。
以下,我们单独讨论最常见的重疾险,不涉及重疾险和其它险种的搭配。
消费型和储蓄型,又指什么?
其实实操阶段,客户、甚至一部分业务人员,对于这两个概念,特别是储蓄型,的界定都不十分明确。两者的区别到底在哪?
——消费型,“保费交了,拿不回来了”。
——储蓄型,“能回本”,“钱不白花”。
这两类产品的本质区别,在于身故责任。
1. 消费型
消费型产品不含身故责任。那身故了就得不到任何赔偿吗?也不是。可以申请退保退还合同的现金价值。下图为例:注意应该由谁来申请解除合同。另外现金价值和保费是两个概念。一般情况下,重疾产品,总保费,还是会高于保单现价。
2. 身故给付所交保费或者保额后合同终止。
这一类重疾险,是市场主流。必须注意的是,这一类产品身故给付的前提,是不能有重疾出险给付。人类的平均寿命是逐渐增加的,患重疾特别是恶性肿瘤的概率,也会更大。从这个角度,这类产品身故给付的前提,算得上是严苛。
3. 重疾出了险赔完合同继续有效还能给付身故的。
这一类,是上一种情形的升华,极少数产品。给付多少,因人(年龄、缴费情况等)而异。
储蓄型和消费型,到底哪个好?
1. 保费角度。
首先,对于保险产品的定价,有一点可以肯定,一定是和承保风险密切相关,风险越大,责任越多,保费越高。所以,其它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消费型重疾险,保费会比含有身故责任的产品便宜40%-50%。
2. 保障角度。
条款层面,个人经验,含有身故责任的产品的条款,优于消费型。但是,绝大多数产品身故责任的给付,是有条件的。如果想更纯粹的保障,推荐选择独立产品做组合。保额层面,够用就好。具体多少才够用,从理财规划的角度,或许10倍于年收入的保额换算成保费,又与收入不成比例。所以,保额归根到底是对自己的定价。仁者见仁。
3. 储蓄型和消费型,并不等同于“保终身”和“保定期”。
含不含身故责任,和保障期间,是两回事。不含身故责任的产品,也可以保终身。
综上,如果预算够,我会再给自己补充一份消费型的重疾险。这样保额可以做高,保费还能优化,最重要的是能满足自己“不出险,钱也不白花”的传统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