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建议全家人保险保费的支出占比家庭年收入的10-20%,超了影响生活,买保险又有何意义?买的不够,买了保险却覆盖不了风险,同样也没有意义。那么低收入家庭应该怎么配置保险呢?请听我一个个分解:
先分享几条家庭保障方案的黄金公式:
1、 家庭保费预算是年收入的10%;2、 定寿保额必须是收入的10倍;3、 重疾保额是收入的3-5倍;4、 意外险除了职业外,基本没什么限制,人人都需要一份;5、 高免赔额的百万医疗险很有必要。
方案例子:
家庭成员:30岁,男,年收入2.5万;28岁,女,年收入2.5万;孩子0岁,男。
上述方案中每年所交保费占家庭年收入的 8.9%,只需缴费 4千多元。
4000
多的预算就可以给全家买到不错的保障。其秘密就是,缩短保障时间,拉长缴费期,使得保障杠杆足够高。先生和太太,重疾保到 60 岁,定寿保到 50
岁,也差不多接近了退休的年纪,使得人生最重要的时期能获得足够的保障。夫妻和孩子都有 30 万的重疾保障,加上 100
万的医疗保障,就算有家庭成员不幸罹患重病,基本上都能帮助顺利度过难关。
以上只是基于收入给出了基本配置思路,具体的产品选择还需要考虑到身体健康情况和家庭风险缺口。
一般年收入在5-10万的家庭大多生活在三四线小城市,基本在当地能过上一份体面的生活。
体制内工作者:有些人毕业后,就选择了公务员、教师、国企大公司,虽然工资不算高,但也很稳定。
单收入家庭:很多年轻妈妈会选择全职在家带娃,让老公外出打工,家庭收入全靠老公一个人。
创业/灵活就业:不少人会选择做点小买卖,或者在家做些零工,轻松灵活。
小康家庭的生活也算平淡安稳,但万一家庭成员遭遇意外或不幸患病,巨额医疗费可能会瞬间摧毁一个幸福的家庭。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投保思路,深蓝君举一个例子:
D 家庭情况介绍:
D 先生和太太都生活在小县城,家庭年收入 5 万左右,虽然收入不算高,但当地消费水平很低,常年在家也花不了什么钱。
D 家庭风险分析:
如果家庭成员不幸罹患一场大病,可能还要去大城市看病,巨额的医疗费用不言而喻。
根据 D 先生的家庭情况,我们制作了一套家庭方案:
D 先生和太太:
重疾保障:30万 (60岁前)
疾病身故:30万 (50岁前)
意外身故:30+50=80万
医疗保障:200万(重疾400万)
宝宝:
重疾保障:30万 (30岁前)
意外身故:20万
医疗保障:200万(重疾400万)
投保思路分析:
4000 多的预算就可以给全家买到不错的保障。其秘密就是,缩短保障时间,拉长缴费期,使得保障杠杆足够高。
D 先生和太太,重疾保到 60 岁,定寿保到 50 岁,也差不多接近了退休的年纪,使得人生最重要的时期能获得足够的保障。
夫妻和孩子都有 30 万的重疾保障,加上 200 万的医疗保障,就算有家庭成员不幸罹患重病,基本上都能帮助顺利度过难关。
家庭保险可以规划。说不能规划的要么是不懂保险行业,要么是只知道某些所谓的大品牌的保险公司。要知道整个中国目前的寿险公司就要将近100家了。这些公司售卖的保险产品都受法律和银保监会的监管。只要可以售卖,你的正常利益就不会受损失。至于什么所谓的大公司服务好,理赔好。都是扯。服务的主体是人,理赔的根本是保险合同。合同规定的都必须得赔,合同没有的谁也不会上赶着赔你。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先买社保,先买社保,先买社保。社保不只是五险一金,包括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都属于社保。
言归正传,低收入家庭规划商业保险的保险方案,就买保费便宜的产品。首先,保费便宜的,一个是消费型的产品,一个是定期的产品。这些都便宜。再一个选择产品的时候要选对购买顺序,先买意外险,一个人一年几十块至几百块的意外险买一份,包含了意外住院,意外伤残赔付。性价比非常高。第二个要买的是百万医疗险,保费几百块钱,不分病种,不分治疗手段。只要是花费超过免赔额的部分都可以报销。什么手术费,治疗费,麻醉费等等等等。社保报销完的超过免赔额的都可以报销。最后,要选择重疾险,可以选择消费型的,如果条件实在不允许就买定期消费型的,条件允许可以买终身消费型的。这个就看你买多少保额,保额越高保费越多,这个是必然的。等以后经济水平提高了,可以再增加保险额度。
以上前两个产品每年每个人的保费也就是几百块,如果再加上一份重疾险的话一年也就是几千块钱就有了一份稍微可以的保障方案了。
最后,买保险不要人云亦云,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所需要买的产品也不一样,不要想的别人买啥你就买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需要的话可以帮你设计一份保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