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一场伟大变革,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如今,我省正在进行一场“电子社保”革命,依托“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用“互联网+”的思维,推动社保经办管理和服务的变革,让广大参保人尽享快捷、方便、安全的服务体验!
快捷,快捷,更快捷“这次报销的效率快多了,我都有点惊讶!”5月25日,电信公司职工周大姐兴奋地说。周大姐喜欢运动,相比工伤医疗报销的快捷,她倒有点担心自己受伤的腿痊愈得太慢。马上暑假到了,她想带着孩子出去旅旅游、爬爬山。
周大姐是去年参加公司组织的羽毛球比赛时,跳起来左脚落地不慎导致左膝关节韧带和半月板损伤。经工伤认定后,她去年12月份到省社保局报销了第一次工伤医疗费用。那次报销,她等了一个月左右,钱才到账。这次,她4月27日到社保局提交报销材料,报销的钱5月4日就打到了她的社会保障卡上了,速度快了数倍。
省社保局工伤生育处主任科员肖松说:“这主要得益于社银一体化的实现。社保业务经办系统与银行系统直接联网,改变了过去纯手工做单的低效与繁琐。”过去,参保人提交报销材料后,工作人员要审单、复核,然后按照财务要求一张张打印进账单以及汇总表,要是参保人的银行卡是海口地区以外的,还要打印电汇单和汇总表,再交到基金管理部门,由基金管理部门核对数据和表单,并送单给银行或通知银行上门取单,银行再照单拨款、汇款,最后银行送付款回执给基金管理部门做账。程序相当繁琐,一个月只能做一次,而且还容易出差错。
今年1月,社银一体化率先在工伤生育待遇支付业务实施。所有环节都在网上操作,省去了过去打单、送单的麻烦,参保人也从中获得了便利,报销到账时间至少比以前快了一倍以上。
这是我省打造“电子社保”,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效率、改进服务的一个缩影。我省2008年开始启动金保工程一期建设,陆续建成了省市两级含经办、服务等在内的多个信息系统。随着社保信息化逐步向省级大集中迈进,在金保工程一期建设基础上,我省加快了以省级大集中为目标的新一代的社保系统的建设。
2014年,我省基于人社部核心平台三版,开发全省统一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简称核三系统)。这个系统采用虚拟化、分布式存储、并行计算、内存计算等云计算核心技术,以“社保云”的形式支撑社保业务的全覆盖和服务对象的全覆盖,是全国第一个使用国产化“云计算平台”的社保经办系统。
核三系统2014年10月先在省本级上线运行,系统稳定后,2015年12月在文昌市试点推广,今年上半年陆续在琼海、儋州、海口上线运行,年内将实现全省应用。这将一举改变过去全省社保经办机构四套业务经办系统并存,数据共享、信息不联网的落后状况。
核三系统的运行效率很高。如批量应收核定,省本级原系统需要4-5小时,新系统完成时间缩短到20分钟左右,这为进一步提升社保服务效率打开了想象空间。
“核三系统实现全省应用,就好比修通了全省社保经办的信息高速公路,全省任何业务都可以互联互通,所有功能应用都可以做到全省同步,高效、快捷。”省社保局信息统计处徐惠山副处长说。
方便,方便,更方便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一张靓丽的民生名片。它之所以广受赞誉,是因为解除了老百姓异地就医要垫付医疗费和“来回”报销跑路的难点痛点。
在三亚农垦医院,来自哈尔滨的退休老人代安霞和她的老伴在同一间病房里已经住了8天,她为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点起了“方便”的赞。
“我老伴不怎么爱说话,我来和你聊聊吧。”正在吃午餐的代安霞放下碗筷主动和笔者攀谈起来:“我来三亚定居2年多时间,这次因为脑血管的毛病住院治疗,我老伴也因为糖尿病和血栓的毛病住院,三亚农垦医院的医疗条件和技术都很好,我们看病也放心。现在搞这个异地就医结算真是非常方便,不用自己垫付钱,住院8天,两个人总共只交了住院押金2000块,报销也不用我们来回跑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