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亿元大手笔“社保抗疫”意味着什么?

时间 2020-10-26 16:59:38
查看次数 285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2月18日,为抵冲疫情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国务院常委会决定,“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医保费和实施企业缓缴住房公积金政策”,多措并举稳企业、稳就业。

  20日,这一决定的细节出台。具体来说,措施包括 免、减、缓三方面。

  免,是指从2020年2月起,各省份可以对中小微企业的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的三项社保的单位缴费实行免征,免征的期限不超过5个月——也就是说可以执行到6月份(注意,中小微企业免征)。在疫情最严重的湖北省,可以将免征的范围扩大到各类参保企业(所有企业)。

  减,是指湖北以外的全国其他省份,对大型企业等其他参保单位的三项社保单位缴费可减半征收,减征的期限不超过3个月。

  缓,则是指那些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的企业,可申请缓缴。缓缴期限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

  根据专业测算,这几项政策, 预计将为企业带来社保减负超6000亿元。

  6000亿元,力度非常大。

  坊间也有疑问:在财政“紧平衡”、“过紧日子”的当下,这么大规模的降费,能如期落实吗?

  我们邀请到了 财税专家、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汪德 华,请他为大家带来专业解读。

    

  不同

  此次阶段性减免缓政策主要针对企业。

  人社部匡算,养老、失业、工伤三项,减免预计将达到 5000亿元以上;医保局初步匡算,最大可为企业减征 1500亿元。公积金和社保费的缓缴,将对企业改善现金流带来很大帮助。

  笔者认为,可以用 “大手笔”来形容此次的“社保抗疫”政策。

  要知道,自1998年社会保险制度建立以来,实施社保费减免缓政策,主要有两次。

  第一次是2008年底,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出台的“五缓四减”。当时,五项社会保险都可申请缓缴;除养老保险外,其他四项社会保险均可视情况“适度减免”。该政策最终执行到2010年底。

  第二次是2015年开始、2019年达到顶峰的、以养老保险为主体的降费率政策。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的SARS疫情也是重大的公共安全卫生事件,也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但当时并未出台相关社保费减免政策。

  此次社保抗疫政策,可以用阶段性、力度大、针对性三个词来概括。

  所谓 “阶段性”,从对比来看,2008年“五缓四减”政策实施长达两年,2019年降费率政策是制度性变化而非短期对冲性政策;相较之下,本次减免缓政策 长则6个月,短则3个月,是阶段性的政策安排。

  “力度大”,也可以对比得知。由于不涉及养老保险,2008年费率降低了约2个点;2015-2019年,以养老保险为主体费率降低4个点。而本次部分免征三项社会保险的企业, 降费率将达到20个点以上;仅享受减半征收的企业,降费率也将达到12个点以上。

  如此大的力度,将在短短几个月内达到6000亿元以上的减费效果,超过2019全年的4000亿元降费。而且,这是在延续已实施的制度性减费基础上,是叠加降费。

  “针对性”则体现在,此次政策是按照疫情影响程度、地区、企业类型的不同,实施不同力度的政策,且将具体政策制定权交给省级政府。

  在此部署下, 新政对处在疫情严重地区湖北省的企业、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微企业给予特别照顾,均是养老、工伤、失业三项保险全免5个月。以往两次新政,并无此类“区别对待”。

    

  实效

  出台“大手笔”的社保新政,是因为现实的冲击。

  疫情冲击下,人员流动、物资供给、物流受阻,企业复工面临困难,其负面效应会在产业链上传导。

  对企业而言,收入减少,人工、社保、租金等刚性成本仍需兑付,现金流愈发吃紧。履约困难还会导致客户流失,影响未来发展。复工难的负面效应还会在产业链上下游传导。

  企业经营的好坏,关系到就业,这是最大的民生。国家对此高度重视,积极畅通物流和交通,推进抗疫和复工;出台全方位金融财税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金融政策主要是维持企业现金流不断,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扶持企业的财税政策主要是减税、降费、发补贴。

  但 能否做到综合财政收支平衡,需要应对一系列挑战。

  一些人呼吁,为对冲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今年应额外大幅增加赤字,最好达到万亿元规模以刺激经济。但是,受2019年大规模减税的影响,一般公共财政已处在紧平衡状态,从这个渠道扩大赤字,空间不大。

  从宏观意义上看,此次超常规的6000亿元降费,应当归为“综合赤字”。这是一次突破常规渠道、额外安排、力度颇大的财政刺激政策。

  疫情对经济增速的冲击,各方已有很多估计。多数观点认为,疫情将影响全年经济增长 0.2-0.5个百分点。因此, 额外安排的以6000亿元降费为主体的赤字,如果财政乘数能接近1,从宏观上应当能够对冲。

  【注:财政乘数等于1,则表示政府每花10亿元,就会让国家的GDP增加10亿元。2019年中国GDP总量为99.1万亿元人民币,若按疫情拖累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的预测上限来计算,则将拖累GDP总量减少约5000亿元,而降费是6000亿元,足够对冲疫情对经济的冲击。】

  此外,采用以降费为主体的积极财政政策,很精准。采用一般性的减税政策,其实复工困难的企业受益很小,因为它们没有多少收入、利润,本身就不需要交多少税。但是,只要保有就业岗位,即使没有复工,社保支出也是刚性成本。

  在此情况下, 减免社保费直接对冲企业的固定成本,且与就业岗位直接挂钩,简单直接有效。

    

  落实

  政策力度很大,针对性也很强,真金白银的优惠是企业的雪中之炭。但是, 鉴于财政处于紧平衡状态,大规模降费能否落实?

  坦白讲,挑战是存在的,但解决方法也是有的。

  概括而言,要解决好收支总量的不平衡、地区间的不平衡、行业和企业间的不平衡这三大问题。

  首先是处理好收支总量的平衡。各类社保项目是基金制,收支要挂钩。中长期收支平衡是各项社保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然而,此次新政明确指出,阶段性降费不能影响各项社会保险的待遇支付,即支出不受影响,而收入暂时放缓,则阶段性收支不平衡成为大概率事件。以企业养老保险为例, 自2015年起,缴费收入已低于养老金支出,依赖财政补贴才有年度结余,中长期平衡压力重重。

  此次额外的养老保险阶段性降费,预计减收达4000亿元,给今年的收支平衡带来难题。从相关部委表态看,今年应当主要依靠 动用以往年度几万亿元的结余补充,同时 中央财政专项补贴还将在2019年5261亿元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

    

  从中长期看,加大中央财政的补充力度,尤其是加大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的力度,将是保障收支平衡的重要手段。从相关部委表态来看, 总量上的收支平衡已有充分考虑。

  处理好地区间的收支平衡也很重要。当前各项社会保险的收支责任,主要压实在市县级政府层面,少数项目、少数地区压在省级政府身上。虽然总量上收支平衡问题不大,但在各个地区,情况难以平均。

  3000多个县级政区,300多个地级政区,在各项社会保险收支平衡的基本面上千差万别。如果收支不能平衡,要么待遇支付难以兑现,要么降费政策无法落地。

  本次新政考虑疫情严重程度,将湖北单拎出来,但在地区收支平衡问题上,仍主要由省级政府自主决策,中央给予一定支持。

  地区平衡扶持政策,是指中央财政补贴时要考虑地区因素;同时 养老保险中央调剂金比例将在今年提高到4%,2019年这一比例是3.5%,今年 预计可在2019年基础上额外支持受益省份数百亿元。

  实施中,目前的地区平衡政策仅限于中央与省级政府之间,力度如何尚不得而知;省级以下如何平衡,尚有不少工作要做。 算好账,安排好资金,将直接决定社保抗疫新政的落实力度与企业间的公平程度。

    

  最后,处理好行业和企业间的平衡必不可少。此次社保新政,在地区和企业类型层面,视疫情影响程度做了区分,但未在宏观层面对行业做明确区分。实际上,从疫情冲击情况来看,不同行业所受的影响差异甚大。

  受阶段性冲击,住宿餐饮、文体娱乐、交通运输、旅游等线下服务业几乎停摆;线上服务业,如互联网、自动化相关产业,则显出勃勃生机。一些制造业企业虽然短期受挫,但疫情结束后情况将会反弹。

  行业千差万别,社保新政应该做到精准施策。中央出台的政策主要是导向性、原则性的, 省级政府还有诸多完善政策细节的空间。

  虽然本次新政规定中小微企业5个月免征三项社会保险,但其参保面本身很低,可能受益较小;大企业受益或更明显。

  因此,从稳定就业的岗位目标,后续若还有配套政策,可以考虑加大失业保险发放稳岗补贴的力度,使政策实施效果更为精准。

更多社保常识,点击专属保险专家1对1解答你的疑问,教你怎么避坑。

AA
THE END
AA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骆驼规划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特此声明!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service@luotuoguihua.com
热门推荐
1
  合肥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电话及地址一览表_合肥劳动保障办理指南 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有关于合肥劳动保障相关办事服务指南,有兴趣的朋友请看下面的内容。   合肥劳动保障办理指南   合肥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电话及地址一览表 序号 单位 投诉举报 地址 1 合肥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 3536315 市政务新区政务环路88
2
  厦门医疗保险报销流程:   1、带齐申请报销所需资料到当地社保中心相关部门申请办理。   2、经审核,资料齐全、符合条件的,就可以即时办理。   3、申请人办理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时,先扣除本社保年度内划入医疗保险个人帐户的金额,再核定应报销金额。
3
  西安社保补缴办理流程 西安如何办理社保补交   1、2006年10月17日省社保办《关于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工作操作意见》陕社保函(2006)字126号   与已参保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或形成事实劳动关系且一直自该企业连续工作的临时人员,可最早从1986年10月起,参照劳动合同制工人缴费办法,按照当时企业和个人缴费比例补缴(本息),按实际缴费年限计
4
i厦门有什么功能?
5
厦门医疗救助有没有对病种的限制?如何申请厦门医疗救助
6
最新济南五险一金缴费基数是多少?2016济南社保缴费基数标准
7
2020河北省中人养老金补发通知 河北中人养老金补发什么时候兑现?
8
新农保交1000元60岁拿多少钱?2020年农村养老金领取标准一览
9
河北省中人养老金补发通知:2020河北中人养老金补发什么时候兑现?
10
社保一档、二档、三档缴费分别需要多少钱?
最新文章
1
其实现在上班的人都肯定会缴纳社保的,而个人是不是也可以缴纳社保呢,个人如何缴纳社保?个人缴纳社保怎么退保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解一下这个问题,同时告诉大家个人如何社保缴纳,怎么退保等等。 一、个人如何缴纳社保? 其实如果说个人要自己缴纳社保的话,也就只能够缴纳养老金跟医疗保险等这两部分的,而缴纳的社保具体流程主要如下: 个人要缴纳社保的话是可以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来上社保的,也就是养老保险和医疗
2
社保作为国家政策福利,大家对它基本都不陌生吧。政策规定大家只要在工龄交齐15年社保,老了可以领一笔养老金。这有利于民众的,毕竟年老时侯的生活状况谁能保证呢?不过也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退保,今天我们就来讲讲社保如何申请退保?能拿回多少钱? 一、社保退保需要什么资格 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社保除了几种特殊情况外,是不允许提前退保的,它和在保险公司买的险种性质不一样。允许提前退保的情况有出国定居、重复缴费、
3
我们都知道商业保险有自愿性,因此无论是投保还是退保,只要消费者自己愿意承担保费或者保费损失,都是可以自己决定买与退的。相对应的社会保险是有强制性的,配置是如此,那么社保退保是否可以呢?社保能退保取出来吗?我们能取出来多少钱呢?来看看文章解读吧! 一、社保能退保取出来吗 社保属于国家强制推行的福利性保障制度,有公益性,属于全民都可以参保的一项基本保障,那么它能不能退保取出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退保
4
社保有哪些种类?社保能退保取出来吗?
5
个人可以交职工养老保险吗?个人交职工养老保险退休后领多少?
6
员工退保网上办理流程,公司办理员工退社保需要什么材料
7
深圳社保退保怎么办理?深圳社保退保需要什么条件?
8
社保退保流程怎么操作?能退多少钱?
9
医保可以申请退费吗?怎么退医保?
10
职工养老保险退保能退吗?能退多少钱?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