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细则
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是怎么算?
根据个人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缴费指数以及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等因素去计发的,机关事业单位在养老金改革以后,也将采取企业职工养老金的计算方法,那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会跟职称挂钩吗?
事业单位职称怎么来的?
所谓职称,针对的是专业技术岗位,而非管理岗位。具体又分为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和工勤岗。其中,工勤岗的技能等级可以分为五个级别,分别对应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和初级工。而高级技师的工资待遇就跟副处级的领导差不多。
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其中1-7级对应高级职称,8-10级对应中级职称,11-13级对应初级职称。高级职称的工资待遇和处级领导差不多,初级职称就类似于普通科员。
对于事业单位人员来说,收入不仅有岗位基本工资,还有职级工资、绩效工资、以及其他津贴补贴等等。职级高的人,在岗位工资及职级工资等方面肯定也会高的。
职称对于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的影响如何?
在养老金改革以前,作为事业单位的“老人”来说,他们是采取老办法来计算养老金的,这其中基本工资、职级工资等就会影响到养老金的计算,显然职级越高的人,在养老金计发的时候获得的养老金也就越高。
随着养老金改革,在2024年9月份之前退休的人,都将视为事业单位的“中人”,他们的养老金计算方法会采取新老结合的方式,保低限高,确保其养老待遇绝对不会低于老办法计算出来的待遇。具体的养老金计算方式是这样的:老办法待遇+(新办法待遇-老办法待遇)*补贴比例(10%-100%)。注,这里的补贴比例,是根据10年的过渡期来划分的, 比如第一年退休的,比例就是10%。大家也可以看到,职称也会影响到退休中人的养老金待遇。
所以,职称就影响到收入,继而影响到社保的缴费基数问题,当然也就影响到养老金待遇水平。
因此,职称这么重要,难怪事业单位人员在退休前还会去激烈竞争更高的职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