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会被取消吗?
对于公积金的争论近一段时间以来就没有停止过。从黄奇帆、董明珠、姚劲波等知名人士,到楼继伟、陈淮等体制内的研究者,都纷纷发表过自己的观点。不过,关于公积金是取消还是保留,其实中央早已定调。
5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
这意味着,国家并不会将公积金“一刀切”,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完善和改革,“取消公积金”这一想法被打翻。
6月中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全国住房公积金2019年年度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住房公积金缴存额23709.67亿元;全年住房公积金提取人数5648.56万人,提取额16281.78亿元,人均约3万元;发放个人住房贷款286.04万笔,发放金额12139.06亿元。值得一提的是,非公有制经济缴存职工占比高达49.04%,近一半。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组长邹琳华认为,当前住房公积金体系存在运营方式落后、资金收益率低下等问题,也存在一些取消住房公积金的呼声。但是住房公积金作为住房合作金融的制度安排,可以有效降低购房利息负担,提高员工福祉。住房公积金制度需要改革,但不宜简单取消。
当前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包括很多方面:一是各自为政,缺乏效率和统一规范,各地公积金由各地方政府独立运营管理,做法各不相同;二是投资效率低下,目前只能获得活期利息的收益,造成资金浪费;三是提取不够便利;四是额度有限,在房价高涨的背景下,往往要组合商贷才能完成购房,造成购房成本提高。
所以,在未来的公积金制度改革的方向,可以考虑如下方面:一是统一和规范,提高运营效率;二是拓宽投资渠道,提升资金收益;三是提取更为便利;四是在统一运营的基础上,提升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