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又进行了重大改革。
对于个人,在参加工作后都会缴纳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养老保险,另一种是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是指职工退休后的各项保障措施。
8月26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向社会公布了《关于建立和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互助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经历了一定的改革,这关系到每个参保人的利益,主要有三大变化。
变化一:建立门诊互助保障机制,门诊报销比例从50%开始
改革后,门诊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将逐步纳入医保统筹范围,报销支付比例最低从50%开始,每个人都不必想方设法去住院报销了。不仅如此,以前的医保只能支付定点医疗机构的费用,改革后,将扩大到药店购买药品、医用耗材和小型医疗器械的费用。
变化二:医保报销对象范围扩大
过去,我们个人账户里的一部分钱转到了统筹账户。医疗保险只能覆盖职工本人的医疗费用,但如今在使用范围也变得宽松了。改革后的个人账户也可以用于配偶、父母和子女,对于一些管理严格的地区来说,更是一件好事。
变化三:医保账户计入方法发生变化
过去,个人医疗保险缴费的2%和单位缴费的30%计入个人账户。改革后,单位缴费全部纳入医保统筹基金,不再记入个人账户,只有部分个人付款被记入个人账户。对于一些很少生病的人来说,如果不生病就不能享受统筹账户的报销,自己吃药的钱也减少了1/3。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少了,缴纳居民医保会不会更划算?
首先,从个人账户来看,虽然单位在职工医疗保险中缴纳的部分不再计入个人账户,但个人缴纳的部分仍将纳入个人账户,几乎占到2/3的比例;但是,不包括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除个人账户外,居民缴费和政府补助将统一纳入统筹账户。因此,事实上,对于不经常生病的人,他们选择缴纳居民医保,但失去了医保余额。
此外,从报销比例来看,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也远高于居民医保。一般职工医保最高可报销70%,居民医保最高可报销50%。另外,从医疗保险缴费金额的角度来看,居民医保每年只需支付几百元的医疗保险费,而职工医保就需要得多,甚至上千元的缴费。
如何使用医保卡才是最划算?
首先,养成看常见病时用医保卡报销的习惯,能报销就报销。门诊互助保障机制建立后,发热、肠炎等常见的小病最低可报销50%,与以往不报销相比,可节省一半费用。
由于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习惯,并采取预防措施,总会有人舍不得承担医疗保险账户上的余额,所以他们想把它存起来,以备将来重病之用。但事实上,看病时,最好尽量用医疗保险的余额,没有人能保证你是否会得大病,所以在看小病时最好将钱能省就省下来。
包括在去药店买药的时候,医保能报销的最好也尽量报销,只要是看病的钱,最好还是尽早省下来比较好。
其次,家庭成员之间的医保卡要学会相互调整和互相使用。这也是同样的原因,由于员工自己的医保卡将来可以为家人报销,所以无论是大病还是小病,都可以在家人生病时使用,也可以用来购买药品或医疗设备,你可以用家里的医保卡调整报销,把能省下的钱可以提前省下。
对于最新的医保大改革,单位缴纳的医保金额只能记入统筹账户,只能用于医疗报销。因此,为了使我们的利益最大化,不管是严重的还是轻微的病,只要能用上医保卡就尽量使用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