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整范围。每年的调整范围实际上都是上一年度12月31日前办理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待遇的人员。调整人员既包括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也包含企业退休职工。
2020年1月1日以后办理退休的人员养老金就会吃亏吗?不是这样的。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这样计算的,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1997年以前参保的人员,如果当时没有建立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模式,也会计发过渡性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一般跟社平工资挂钩,其待遇模式一般是一定比例的社会平均工资。
如果社会平均工资每年增长,相同情况下基础养老金肯定也会不断提高。比如说退休养老金可以领取25%的社平工资,如果2019年退休,使用的2018年的社会平均工资是5500元,那么基础养老金会领取1375元;当2020年退休,使用的2019年社会平均工资变成了6000元,基础养老也可以领取1500元,增长了125元。另外,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会计发利息,进行增加。
所以,每年对于1月1日以后退休的人员使用新年度的社平工资计算养老金,对上年度12月31日之前退休的人员增加养老金,这是一种保障养老金水平基本公平的做法。
像广东、江苏等一些省份使用新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时间是从当年的7月1日开始,因此,都会用过渡性方案对1月1日至6月30日之间的退休人员进行养老金补调。
(二)调整办法。此次调整,继续统一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的三种办法来进行。
①定额调整,一般是每人每月增加相同的钱数。一般是30元到60元之间,各省市由于养老金水平差异较大,定额调整钱数也并不相同。
②挂钩调整,分为缴费年限挂钩和养老金水平挂钩。缴费年限挂钩一般是缴费年限每增加一年增加1~3元的基本养老金,一般来讲,缴费年限越长增加的养老金越多。一些地区对于缴费年限较长人群,还有养老金的倾斜照顾,比如说山东省针对缴费年限15年以上的人群,按照每10年一个阶段每年基本养老金增加0.5元的方式提升标准。缴费15年及以内,每年缴费年限增加基本养老金1.5元,15年至25年、26年至35年、36年至45年、46年以上,每人每年分别增加基本养老金2元、2.5元、3元、3.5元。这是鼓励大家坚持长时间缴费。
按养老金水平挂钩,但都是根据本人上年度12月养老金水平的一定比例增加,一般是1%~3%。这是针对高缴费基数人群的照顾,属于多缴多得的一种保障。
③倾斜照顾。主要是针对艰苦边远地区、70岁以上的高龄退休老人等群体进行照顾。
(三)调整步骤。按照往年的经验,国家下发养老金调整的通知以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会制定本地区的实施方案,全省统一。有关实施方案需要报人社部、财政部批准后实施。一般是在7月底以前最终养老金会发放到位。养老金1~7月份的补差都会一起发放到位的。
上海市一般是全国第1个养老金调整的省市,前两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到位时间都是5月18日,今年的时间也应当差不多。
由于养老金水平始终是保持5%,其实具体实施方案内容如果不做改变的话,数字也不会变动太大。比如2019年上海市养老金调整方案比2018年,仅仅基本养老金水平调整增加了0.1%。让我们期待上海市会有什么变化吧。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制定了新的基本养老金待遇计发办法。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事业单位也建立了补充养老保险的年金制度,叫做职业年金;企业叫做企业年金。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算,由于跟社会平均工资相关,增长的速度是相当快的。再加上职业年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都会计算利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越晚退休越划算。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的老办法,是按照工龄确定基本工资的计发比例,再加发级别确定的一定退休生活补贴。不过,国家为了保障退休待遇新办法和老办法的平稳衔接,设置了10年过渡期。
过渡期内,在发放退休待遇老办法的基础上,如果新办法比老办法退休待遇高,则额外发放高出养老金部分的一定比例。2014年12月到2015年底是10%,以后每年增加10%,2023年是90%,2024年过渡到100%。不过,不要认为退休以后每年会增加10%,而是退休时按照具体比例计算以后,养老金就固定下来了。以后的年度,按照国家每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调整方案进行调整的。
退休待遇老办法也是有玄机的。为了配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确保缴纳养老保险以后,在职职工的工资收入不降低,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基本工资做了很大的调整,标准有了大幅提高。为了确保退休待遇老办法计算的有效衔接,我们是按照2014年9月本人的基本工资标准,计算老办法退休待遇的。
为了保障老办法退休待遇跟退休老人的养老金基本一致,计算时还会每年进行养老金的增长。如果是2023年退休,实际上要经过2015~2022年8次增长。不过,实际上退休待遇老办法的工资增长率并不高,一般只有4%~6%。相对于社会平均工资8%~10%以上的增长速度,新老办法退休待遇产生的差距很明显。
到了2023年,还是有老办法退休待遇的保底作用的。比如说,一些企业转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人员,可能缴费基数比较低,最终计算出来的养老金会低一些,需要老办法的保底。
总体来看,到了2023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计算公式已经基本成型,主要会按照基本养老金的计算模式来计算退休待遇了。实际上由于老办法退休比待遇比较低,而新办法退休待遇变得更高,最终相差的10%实际上也不少,有可能会导致几百元的差距。如果能够晚退休,完全按照新办法退休待遇计算养老金,这实际上更划算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