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海老年综合津贴制度政策全面解读:65岁以上老人每月75-600元 今天起,首笔上海老年综合津贴将根据发放标准打入适龄老年人的敬老卡账户。
据市民政局介绍,自4月中旬启动老年综合津贴及敬老卡申请受理工作以来,已有285万名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出申请。敬老卡的信息核对、制作、开户、派送等需要一定时间,今天首批发放的老年综合津贴涉及260万名老年人。对少数已办理申领手续但尚未领到新敬老卡的老年人,有关部门正加快工作进度,通过各居村委会、有关银行进行解释引导。计划6月29日发放第二批老年综合津贴,届时有望覆盖绝大多数符合条件的已申办老年人。
为精准发放津贴,市民政局统一开发了“上海市老年综合津贴发放管理信息系统”,用于津贴的计算、统计与汇总。系统通过数据计算模块,按照老年人户籍、出生年月等,对应标准精确计算应发津贴。老年人因年龄变化需要调整津贴档次时,系统将自动完成计算程序,无需再次申办。
有关部门提醒老年朋友,制卡、发卡、开户及激活的先后,对老年综合津贴按时足额打入账户没有丝毫影响,暂未领到敬老卡的老年人一定不要着急。
目前前往六家商业银行办理新敬老卡激活的老年人较为集中,为避免排队时间过长,同时也减轻银行压力,请老年人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错峰办理激活手续。新的敬老卡未激活的,也绝不会影响老年综合津贴的按时足额到账;因各种原因尚未提出申办的老年人也不必着急,上海老年综合津贴制度设置了两年的追溯期,即“自符合条件之月起两年内提出申请的,可从符合条件的当月起补发津贴;逾期两年提出申请的,从申请当月的前一个月起,补发前两年的津贴”。
对于老年综合津贴的发放有疑问的老年人,可拨打“社区服务热线962200”,有关部门将及时答疑解惑。
老年综合津贴制度实施后,原有的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车政策也将取消。自6月26日0时起,所有原持社会保障卡副卡(敬老服务专用)享受免费乘车优惠的70周岁以上沪籍老年人,乘坐公交和轨道交通线路均需买票或投币上车。
按照补贴标准,65-69周岁的老年人,每人每月可以领到75元,也能满足每天至少乘坐一次公交车的花费,一旦他们迈入70周岁的年龄段,补贴将翻倍,升至150元。而之前的免费政策,却只针对70周岁以上老人。
根据上海市相关部门的统计,上海原本“高龄老人营养补贴”和“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车”两项政策的覆盖人群约170万人,实行“老年综合津贴制度”后,受益人群将扩大至280余万名老年人。然而,在受益人群扩大的同时,财政补贴投入却比原来多了好几倍。经初步测算,全市老年综合津贴年所需财政资金将从原本的8.5亿元到目前的45亿元。
虽然政府的投入增加了,但在彭希哲教授看来,补贴投入的经济效益却大幅提高。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说,可能现在的方式更加有效,因为老年群体是非常多样化的群体,并不是所有老人都会经常坐公交。现在用货币的形式,给老人实际的补贴。这个应当是都可以做的,因为这个方法,不管他具体津贴是多少,但这个理念在全国都有比较好的推广价值。
2016上海老年综合津贴制度政策全面解读
1、哪些人可以享受老年综合津贴?发放标准是什么?
答:具有本市户籍年满65周岁的老年人,可以申请老年综合津贴。
老年综合津贴按照年龄段共分为五档,具体标准如下:
1、65-69岁,每人每月75元。
2、70-79岁,每人每月150元。
3、80-89岁,每人每月180元。
4、90-99岁,每人每月350元。
5、100岁及以上,每人每月600元。
2、老年综合津贴的标准是如何确定的?今后如何调整?
答:目前,主要考虑高龄营养补贴、交通出行等方面的需求,并且参考兄弟省市已经实施的相关津贴的水平,综合确定老年综合津贴的标准。经初步测算,全市老年综合津贴年所需财政资金超过45亿元。
老年综合津贴标准的调整,不与单一因素挂钩,将根据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财政收入、物价、养老金、老年福利等因素,统筹考虑,适时调整。
3、老年综合津贴如何发放?
答:本市有关部门将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办理一张“上海市敬老卡”,用于发放津贴。“上海市敬老卡”是具有金融功能的借记卡,该卡可用于购物消费、存取现等,但仅支持境内使用。
老年综合津贴自本制度实施之日起,从老年人符合条件的当月开始根据适用标准按月计算。发放采取按季度预拨的方式,于每年1月、4月、7月和10月分别发放。
4、上海市敬老卡还具有哪些功能?
答:上海市敬老卡具有金融和老年优待的双重功能,其既是银行借记卡,也是老年人享受尊老社会优待服务的凭证。其中尊老社会优待服务功能,由市相关管理部门根据社会发展、市民需求和专项公共服务的提供能力,分步实施,逐项启用。
5、何时启动老年综合津贴(上海市敬老卡)的申办手续?在哪里办理?
答:2016年4月11日至5月31日为集中办理阶段,凡在2016年6月30日前年满65周岁的老年人,均可就近到居(村)委会申请办理。
2016年6月1日以后为常规办理阶段,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可就近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申请办理。在集中办理阶段因各种原因未申请办理的老年人,可在常规办理阶段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申请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