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上调最新消息:2018年农村养老保险将上调?
之前各类新闻一直在说2018年农村养老保险上调基础养老金,对于农民朋友来说,这意味着他们需要交的费用提高了,所以很多人不太看好。今天小编搜集到了以下三条信息,从中不难看出,考虑到现在的平均寿命等因素,10年内把养老金赚回来还是没问题的。
2018年农村养老保险上调基础养老金后,农民得到了哪些实惠?
所以如果我们能活的时间更长一些,之后领到的都是赚到的,每个月有1000多块钱的“工资”可领,相信我们的生活水平还是有一定保障的,这样心理上也更有安全感。
第一条,养老金针对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给予参保人员每月基本的养老费用,此类费用不需要咱们农民事先缴纳保险基金,每人每月最低领70元基础养老金,经济尚好地区每月可分发100元基础养老金。
第二条,地方财政养老金农民朋友要缴纳15年的保险费用,在60~70岁十年中可每月领取固定养老金,咱们每年领取得养老金=低根养老金+账户总额÷139。
注:低根养老金是参保人员年满60岁每月领取的基础养老金,账户总额是自身承担的地方财政养老金。
2018年农村养老保险上调基础养老金后,农民得到了哪些实惠?
第三条,个人可以一次性补缴15年养老保险,但补缴的政策是:一次性补缴近9万元,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可以每个月领1100元左右的养老金,随着时间推移,每个月的养老金还会增长。
之后我们再来说一说关于补缴社保的问题,在缴纳社保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个人原因遇到断缴的情况,那么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要如何补缴呢?
首先,社保不是想补就能补的,社保断缴超过一定的时间期限和相应的条件,是需要缴纳滞纳金和利息的。
补缴社保时会遇以一个交滞纳金的问题,滞纳金的计算公式:每月应缴社会保险费×欠缴天数×万分之五=滞纳金
在实际执行中滞纳金一般都针对参保单位未按时缴费来收取的,个体参保的一般没有征收滞纳金,但如果个人参保人跨年度欠费,那你就必须补缴滞纳金。
2018年农村养老保险上调基础养老金后,农民得到了哪些实惠?
不允许补缴社保的五种情况
1、享用失业保险待遇期间;
2、被判刑劳教或收监执行期间;
3、办理外埠户籍进京之前;
4、办理本市户籍农转非之前;
5、国度及市规则的不允许补缴的其他情形。
温馨提示:如果是单位给你交的,还差个5年之内,补缴还是划算的,如果差个10年以上的话,要不要补缴大家还是要依据本人的状况来看。
农村养老咋办:拿土地来换养老保障,你愿意不?
我国农村养老是一个顽疾,被提了很久,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国家也为此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比如说年满六十周岁可以领补贴,或者孩子补缴养老金,以后给父母领等等,但是一切都好像杯水车薪。
老梁就是其中一个,他说:孩子们进城了,在辛苦挣钱还房贷。老两口在老家守着三五亩地维持生存,平常没病还好,一生个病就愁死了,不想拖累孩子,但自己又没能力支付昂贵药费,对于自己的养老问题,他一脸惆怅。
这样的老人在我国农村有很多,他们想自力更生但是力不从心,他们劳作了一生最后老了也还是在生活的的横流中无奈。
养老新方向:拿土地换养老保障
我国尝试并探索了很多国外成熟的养老模式,其中一个就是“土地换保”的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农村退出承包地的经营权,来换取一笔养老经费,但是养老经费又不是一次性的发放,而是阶段性的领取来维持日常的生计。
这主要是针对老年农民展开的,主要是考虑两方面的原因,
农业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年轻一代通过升学就业等开始走进城市,农村土地存在无人继承的问题,所以需要找一个合适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国是细碎化土地配置,现在正在大力推行土地流转规模经营,老年农民由于身体和年龄限制,导致他们的土地不能得到最大化利用,收归回来,有利于土地价值最大化,同时农民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经济保障。
基于这两个原因,“土地环保”将农民土地有偿收回,来实现土地价值和农村养老收入两个问题的良性解决。看似是一举两得的双赢。
但是,这个事情真的一劳永逸?未必!
首先细碎化土地导致很多农民土地很少,即便是土地换保也没有多少钱,更何况很多专家提出“年满65周岁,5年务农经验,土地不少于3公顷的才有资格”,3公顷什么概念?45亩地。普通的农民是没有那么多地的,怎么可能换购的了。所以,即便换保,也没多少钱,对农民来说不足以维持老年生计。
综上,这种政策出发点是好的,不过是否能真正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大家还要拭目以待,不能既收回了农民的土地又补助不了相应的钱,让农民双手空空。农民作为中国经济最坚实的后盾,理应得到更好的养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