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养老金的因素是什么?什么因素决定了领多少养老金?下面由南方财富小编为您介绍。
关于影响养老金的因素。到底是工龄,缴费年限,退休年龄……还是什么呢?
其实这些问题都比较片面,很难说准确。如果非要问到底什么因素决定了领多少养老金?
小编就要告诉你,是以下七大因素。一起来认真看看。
第一,缴费比例。
企业缴费是按照60%到百分之300,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是三个档次,60,80,100%。基本原则是多缴多得。
第二,是缴费年限。
缴费年限年限越长,养老金就越高。
第三,退休地的社平工资水平。
退休地社平工资越高,退休金就越高越高。举个例子,北京社会平均工资水平7800,中部某个小城市是4000。那么,两地的退休金也将相差一倍左右。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人选择在大城市养老,因为能领更多养老金。
第四,退休的增发养老金因素。
国家发明奖得主、独生子女父母、劳动模范等等都影响退休金加成。
第五,养老金计算公式。
虽说全国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基本一样,但各地也许有细微差别。例如,西藏养老金计算公式就比其他地方多了高原补贴养老金一项。但这也是算在青藏高原工作20年的补贴吧。
第六,过渡性养老金因素。
90年代中期之前,参加工作,虽然没有个人账户养老金,,但人家会每年额外多计算1.3%左右的过渡性养老金。这相当于,按照社评基数的1.6倍,缴纳养老保险一年。建立社保个人账户的时间基本是统一的1994到1996年前后。
第七,退休时间的早晚,退休早的会增长退休金。
如果没错,10年前退休,和今年退休,退休金要高很多,你年轻,享受的是社平工资高的时代。10年来,我国退休金年均增长10%以上,如果这么算来,10年退休,10年后他的退休金应为退休时的2.3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