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农民领到的养老金一般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是基础养老金,这部分是由国家给予补贴的;另外一个是个人缴纳的部分,一般情况下,每个月需要缴纳几百元,且需要连续缴纳满15年,到了60岁之后才能领取个人缴纳的部分。然而,由于在此之前农民的养老意识比较薄弱,很多老人并没有按时缴费,所以,多数农民领取到的只是基础养老金,每个月75元。
显然,按照现在物价水平,75元是远远不足以维持日常的基础生活的,那么,国家有没有想办法要为农民增发养老金呢?据悉,在今年的3月份,国家下发了《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确定从以下5个方面为农民增加养老金。
1、完善待遇确定机制
2、建立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3、建立个人缴费档次标准调整机制
4、建立缴费补贴调整机制
5、实现个人账户基金保值增值
此外,意见还指出,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65岁及以上参保城乡老年居民予以适当倾斜;对长期缴费、超过最低缴费年限的,应适当加发年限基础养老金。此外,各地提高基础养老金和加发年限基础养老金标准所需资金由地方负担。这就是说,要提高基础养老金的标准,这部分的费用由地方承担,农民不用花钱即可享受到高标准的基础养老金。而且,只要农民按时缴费,连续缴纳满15年,那么到了65岁之后,农民领取到的养老金则是由三部分组成,相比之前多了一个加发的年限基础养老金。
显然,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发放到农民手中的养老金肯定有所提高,而农民也便可以尝试依靠养老金养老,从而不再单纯的依靠家庭和土地。不过,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意见里面指出的“倾斜对象”是65岁以上的城乡居民,而非60岁哦!
所以,你还在为养老而发愁吗?国家要给65岁以上的农村老人增发养老金,就等着享福吧!不用再担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