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怎么算?养老金计算方法2019
养老金是员工在退休后的生活保障,它对于每个上班族而言都是非常最重要的,2019年养老金再次上调,各地养老金都有不同的涨幅。今天小编来和大家讲讲2019养老金怎么算,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如何的。
2019年,养老金实现15连涨了,平均按约5%的幅度提高。这对广大退休人员来说是一颗“定心丸”,今年拿到手的养老金又会变多,生活更有保障。养老金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局工资*(1+本人平局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是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决定);
3、过渡性养老保险=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水平*实施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1.3%*平均指数;
这里提到的过渡性养老金一般是指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按照各省市自己制定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实际上,我们的缴费年限对应两部分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而统账结合意思就是建立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方式。统账结合之前,也就是说缺少了个人账户养老金。这样,我们之前的缴费年限,退休待遇就只有基础养老金了。因此为了养老金的平衡,国家规定的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非常复杂,主要还是各省市不同。江苏、广东使用的建立的虚拟个人账户。
而绝大多数地区,使用的是直接跟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的这一简单模式。挂钩为了调节各省市养老金发展水平不同,各省市规定的过渡性系数是从1~1.4。
我们退休时能领到多少养老金不仅和我们的缴养老保险的基数有关,还与缴费年限有着密切关系。由于每个人每个时段的缴费数量不一,因此养老金的计算按“分段计算、综合结算”原则处理。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如果参保人去世而没有领取完,剩余部分可以依法继承。
总的来说,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以及基础养老金的上调,是一项惠民政策,大家的老年生活能够得到更多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