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养老金并轨改革 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
养老金并轨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为推进养老金并轨改革,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也出台了各种新政策,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最新消息,感兴趣的朋友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一、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结合
根据安排,机关及参公管理单位、行政类、公益一类二类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单位按本单位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的20%、个人按本人工资收入的8%缴费。同时建立职业年金制度,个人、单位分别按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4%、8%缴费,全部计入职业年金个人账户。
二、“中人”将从社会统筹基金中支付过渡性养老金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改革实行“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新人”新办法。相对于“新人”(办法实施后参加工作的)和“老人”(本办法实施前为编制内工作人员且已经退休的),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且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中人”的待遇如何过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过程中,相关政策也作出了过渡期的安排,对改革中的“中人”,从社会统筹基金中支付过渡性养老金。目前随着“中人”逐渐退休、“新人”越来越多,过渡性的政策安排逐步弱化,新制度逐渐居于主体地位,体现了平稳过渡的改革方针。
三、并轨后,加工资是怎么回事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这次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标准,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步进行,增加的基本工资大部分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个人缴费的改革成本。他分析,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月人均实际增资300元左右。上海从2015年7月开始,已经按照并轨方案调整工资,同时扣养老金、职业年金。
看完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最新消息之后,我们可以得知,养老金并轨能够缩小养老金缺口,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先去补养老金空账,再来提高所有退休者的养老金收入。所以,养老金并轨能够惠及退休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