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养老金并轨:谁都不能吃亏?

时间 2020-10-26 10:00:39
查看次数 298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评养老金并轨:谁都不能“吃亏”?  据接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人士透露,养老金“并轨”重在转机制,而非降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适当调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弥补因个人缴费而增加的支出,维持改革前后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12月22日《楚天金报》)

  积极推行养老金“并轨”,这是社会各界共同的期待;为了避免造成新的群体分化和社会不公,又同步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这种“一竿子到底”的改革,无疑又为养老金“并轨”锦上添花。

  但是,推行养老金“并轨”,公务员将会加薪弥补缴费,这意味着,是财政为改革“买单”。也就是说,在名义上,公务员和企业员工一样,养老金统筹由单位和个人按比例分担,但公务员会透过加薪方式弥补因个人缴费而增加的支出。

  或许,改革的初衷在于,因既得利益者的阻挠,养老金并轨成为难啃的“硬骨头”,这也恰是先前5省市事业单位改革试点6年、至今无多大进展的主因。但改革之箭已在弦上,不发不行。如何“发箭”?决策者可能以为财政“买单”才是两全之策:对公众而言,养老金“并轨”推行了;对公务员而言,改革却未损伤半根毫毛。

  但值得拷问的,一是财政钱是谁的钱?当然是纳税人的!二是,养老金“并轨”,但养老金发放标准与计算方式,是否也能“并轨”?对此,不能语焉不详,模棱两可。假如,养老金“并轨”后,企业高工仍然不如机关事业单位司机和门卫,那么,这种“并轨”是糊弄公众的假改革。要知道,真正的养老金“并轨”,一是实现统账结合,个人都要缴费;二是,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金,要和企业员工退休金要相对“接近”,差别不能过大。

  有人或许认为,机关事业不加薪,养老金“并轨”就会吃亏。但这个“吃亏论”要看以谁的利益为基准?以公务员为基准,养老金“并轨”改革的确让他们吃亏了!但以企业为基准,公务员则不存在吃亏一说,因为多年来,所有的企业员工不管薪酬高低,都会从中分出一块,放进养老金社会统筹这个大盘子里,公务员凭什么要搞“特殊化”?

  近年有些与公务员沾边的改革,之所以踯躅不前,原因恐怕就在于根深蒂固的“吃亏论”在阻碍。其中最典型的当属公车改革,有些地方推行公车改革,却要变相搞“权力自肥”,打着改革的旗号发放不菲的“车贴”,似乎,财政不给车马补贴,公务员连上班都成无解的问题,更遑论出去办点公事。但想想企业员工,没有“车贴”,不是照样坐公交、或骑车去政府机关办事吗?

  改革,目的之一就是实现公平正义,消除社会不公,消弭行业差别、群体差别所带来的社会怨气。作为公务员,理应在改革中敢于“对自己动手术”,敢于触动自己的灵魂与利益,勇于跳出自利的窠臼,要有“壮士断腕”的胸襟和决心。总之,公务员不能总是当改革中的“不吃亏族”,甚而成为社会改革的阻碍者。否则,改革就难以得到公众的认同,也难以取得成功

养老保险坑很多,点击专属保险专家1对1解答你的疑问,教你怎么避坑。

AA
THE END
AA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骆驼规划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特此声明!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service@luotuoguihua.com
热门推荐
1
养老保险个人缴纳比例一般是根据社保部门的规定为主,以实际工资作为缴纳基数。 一、企业缴费额=核定的企业职工工资总额×20%; 职工个人缴费额=核定缴费基数×8%(目前为8%)。 二、个体劳动者缴费额=核定缴费基数×18%。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
2
养老保险转移新政策  养老保险转移新政策   国务院办公厅28日发出通知,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办法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旨在切实保障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
3
伴随着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大力推广工作告一段落,我国农村地区的部分老人已开始着手领取养老 保险金了,那么,农村养老金的领取条件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小骆驼马上为大家说明。 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领取条件: 1、到达规定的养老金领取年龄,并要符合下列条件:凡在1996年2月1日,务农人员不满45周岁,
4
养老保险退休后每个月能领多少钱?
5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领取条件及计算方法
6
养老保险新规定
7
2013养老保险转移新政策
8
退休时养老金怎么算 如何计算养老金呢
9
养老保险一个月要交多少钱?
10
2013年最新养老保险最新政策
最新文章
1
为什么要延迟退休?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也在不断增长。2019年,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7.3岁。   同时,我国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自1951年确定为男职工60岁,女干部55周岁,女职工50岁之后,已经70年没有调整了。目前,我国的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退休年龄普遍是在65-67岁。   因此,渐进式延迟法定
2
到退休年龄还要交养老保险吗?   1、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就不可以再缴纳养老保险了。   2、如果到法定退休年龄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如果你是城镇户籍居民,参保地是你的户籍地,你可以申请一次性补足未足年限,再办理退休手续,并不影响你按月领取退休金待遇。   如果你是农业户籍居民,只能迁移回户籍地购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补足规定的最低缴费年限,按新农保待遇按月领取养老金。   3、
3
养老金补发主要类型有哪些?   1、国家对社会养老金进行了调整补发   当国家对养老金进行了上调,在养老金金额上涨后,就会通过各级政府落实到当地部门,编制新的养老金发放方案,最后落实实施,将前几个月的养老金进行补发。   2、下半年养老金技术性补发   这种情况包含的人群是在当年上半年退休的退休人员,但为了保障退休人员的权益,会等到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公布再按照新的工资标准进
4
退休金计算方式是什么?会比工资高吗?与养老金有什么不同?
5
养老金和退休金有何区别?养老金不够用怎么办?
6
养老保险交哪个档次比较好?退休后哪里能够领养老金?
7
养老保险退休金计算:后悔买重大疾病险
8
延迟退休“靴子落地”?怎样才能“体面养老”?
9
养老保险一年交6000退休拿多少?征地养老保险是保什么?
10
重复缴纳了养老险的保费之后怎么办?退费要办理什么手续?有哪些注意事项?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