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顾名思义,就是保障退休后的养老生活的经济来源的保险。养老保险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社会养老保险,即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的五险中的一种;另一种则是商业养老保险。投保人缴纳保险费用后,被保险人生存至合同约定时间或到达退休年龄,就可以定期从养老保险中取得一笔金额固定的保险金,用以保障退休后的养老生活。
1、人口老龄化趋势
人口老龄化,指的是社会发展带来的人均寿命延长和生育率降低所造成的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及年长人口数量增多的现象。根据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8%,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人口老龄化造成社会及个人养老压力增大,因此,养老规划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而是年轻人也应该考虑的问题。
2、尽早投保,减轻经济压力
养老保险的保险费用缴纳方式有趸交和期缴两种,如果到中年阶段才开始规划养老保险的话,很有可能因为年龄的问题,只能选择趸交。而且中年人大多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经济压力比较大,如果在这时候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可能也会给自己造成比较大的经济压力。因此,年轻人在家庭责任相对比较轻的时候,先做好养老保险规划,可以给自己更多选择,选择长缴费期,减轻经济压力,并通过规划养老保险帮助自己形成比较良好的消费习惯。
3、社保养老保障力度不足
许多人认为社保中已经有了养老保险,没有必要再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然而,社保中的养老保险的保障力度较低,根据我国当前的养老金替代率水平来看,社保养老保险只能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另外,随着退休年龄一再推迟,社保中的养老保险中的养老金的领取时间也随之推迟。因此,如果对退休后的生活质量有比较高的要求,或者希望实现提前退休的话,是很有必要提前做好养老规划,用商业养老保险来补充社会养老保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