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适合更多的参保人群,国家确定的缴费档次是从100元到2000元,12个缴费档次。各个地方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缴费档次,不过一般不能够超过当地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水平。相信一年100元,绝大多数人都能够负担得起。但是为了实现应保尽保,国家对于低保户,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负担部分由国家承担。
另外,为了鼓励大家按时缴纳养老保险,国家对于按时缴费的人员还会给予一定的补贴,一般补贴档次是从30元到60元,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补贴进行额外提升。比如说河南省按100元档次缴费政府补贴30元;500元档次缴费政府补贴60元;1000元档次缴费补贴120元;5000元档次缴费政府补贴340元。宁夏100元档次缴费政府补贴30元;300元档次缴费政府补贴50元;1000元档次缴费政府补贴120元。
这些补贴,是随着参保个人缴费的钱数,一起进入个人账户的。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有一个特点,就是参保人没有领取完毕,可以由继承人的继承。个人缴费和国家补贴全部进入个人账户,这样参保缴费,个人永远不会吃亏。
缴费档次是自由选择的,每年都可以变化。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给大家贯彻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思想。
有些人可能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一种误解,觉得按300元档次缴费养老金,如果养老金每月能领100元的话;按1000元档次缴费,怎么也能领330元吧?养老保险的待遇,并不一定跟缴费档次成正比。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本养老金主要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
基础养老金,实际上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全额补贴的养老金待遇。全国最低标准是88元每月,各个地方可以在国家基础之上进行额外的补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地方政府的财力越雄厚,给予的补贴就越高,像山东省只有118元,而青岛市却高达168元;江苏省是160元,无锡市却是500元;北京市2020年养老金标准是820元每月,上海市则是1100元。
按照国家《关于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确定机制和基础养老金正常增长机制的指导意见》,对于65岁以上的老人和缴费年限15年以上的参保人员,基础养老金可以给予一定的倾斜照顾。各地政策不同,一般也就是1~20元左右。
个人账户养老金就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除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60岁退休是139个月,广东省等地区有65岁退休的可能。
如果按300元档次缴费,政府补贴50元的话,缴费15年个人账户的本金只有5250元。这种情况下,加上算上利息能够达到7000元,60岁退休每月能够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大约50元左右。
如果按1000元档次缴费,政府补贴120元,缴费15年个人账户本金是16,800元。假设算上利息能够达到2万元,每月大约可以领取144元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如果当地的基础养老金是150元每月,这样实际上每月到手的养老金分别是200元和294元,养老金差距肯定不是缴费钱数那样的比例。
但是我们要知道,养老金高出的这一部分是永远高出来的,如果我们长寿的话肯定会更为划算。即使出现意外,个人账户的余额也可以继承,不会亏的呀。
老年以后还是希望有一份更高更稳定的养老金得好,如果有足够的负担能力,缴费档次高一点总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