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跟社平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三个因素有关,通过复杂的计算公式计算而成。
简单点说,如果按照100%的基数缴费,每缴费12个月,可以领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60%对应0.8%,300%对应2%。
如果按照最低基数缴费15年,退休基础养老金可以领取1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现在全国各地的社平工资普遍在5000~8000元,这样基础养老金能达到600~96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出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60岁退休,个人账户计发月数是139个月。50岁退休是195个月,55岁是170个月。
个人账户的钱数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划入的。如果是灵活就业人员按照20%的缴费基数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进入个人账户的钱数只有个人缴费的40%。一年缴费7200元,一月缴费600元,缴费基数3000元,进入个人账户240元,一年只有2880元。
如果是企业职工相对好说,因为个人缴纳的费用恰好是缴费基数的8%,相当于自己缴费的钱数全部进入个人账户。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虽然名字一样,但是差距是很明显的。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是由国家补贴而成,并不是计算而成。国家对所有符合领取条件的人员全额支付的养老金待遇,现在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和缴费年限15年以上的人员都有倾斜照顾。各个省市政策不同,一般每多缴一年增加3~10元。2018年开始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是88元每月,各地可以进行额外的提标,一般在100~170元之间。上海全国最高是1100元。但是2019年末,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平均待遇只有每月162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跟职工养老保险一样,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养老金计发月数,60岁退休是139个月。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缴纳的费用全部进入个人账户,不跟职工养老保险一样了。但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退休年龄一般都是60岁,不跟职工养老保险一样可以提前退休或者女同志50岁退休。
养老金个人账户,万一没有领取完就去世,可以由继承人继承。也就是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不存在亏本的可能。
而且国家为了提高城乡居民的养老金待遇,对个人缴费基础上还会给予额外的补贴,一起进入个人账户。比如河南省按5000元档次缴费,政府补贴340元。
所以,上述两种保险形成的机制不同,计算模式不一样。
虽然表面看起来差不多,但主要是未来的成长性。由于职工养老保险跟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退休越晚越划算。而且退休以后每年会根据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物价增长情况,国家适时调整养老金,每年都能增加80~100元以上。如果想要更高的养老金待遇,职工养老保险当然是更划算的。如果考虑到更安全的保障,当然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国家建立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工资增长和物价增长情况,每年适时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20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又再次上调5%,并不是人人增加5%,而是根据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种方式来综合进行,对于养老金水平较低的人员增加的比例会略高一些。
以上海市2020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方案为例,基本养老金2000元、缴费年限20年的刚退休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会增加多少呢?
首先是定额调整,每人定额增加75元;第二是按缴费年限调整,缴费年限一年增加基本养老金1.5元,20年增加30元;第三按养老金水平调整,以本人2019年12月的基本养老金为基数增加2.3%,2000元是46元。所以,2020年养老金合计增加151元,增加比例7.55%。
相对而言,只需要10年,养老金就能增加到3500元以上了。
所以,养老金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如果需要较高的养老金,最好多缴养老保险。否则只能等待养老金年年调整,才能满足生活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