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调整实际上是从2005年开始。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这才明确建立国家统一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过去都是有个省市乃至各个统筹地区自行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
从2005年开始,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出现了15年连涨,2020年将是第16年。每年国家都会根据职工工资和物价变动等情况,对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进行适时调整。这样既能够保障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水平,又能够实现养老金待遇计算公式的平稳过渡。
按照养老金计算公式,退休人员的退休时,基本养老金计算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1997年以前的参加工作人员可能会有过渡性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一般都跟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相挂钩。由于每过一年社会平均工资都会增加,这样计算出来的养老金就会提升。如果不对已经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进行调整,就会产生12月份退休和次年1月份退休养老金差距很大的情况,这就不公平了。养老金正常调整也是为了弥补之前退休人员和现在退休人员养老金之间的差距。
2011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正式实施,《社会保险法》中专门就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和依据职工工资和物价增长情况进行调整,进行了立法明确。从此,养老金的正常调整就完全稳定了下来。
往年的时候一般都是3月份政府工作报告公布养老金调整的决定。3月中下旬,人社部、财政部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的通知就会公布。5月31日前,各省市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调整具体方案要报人社部财政部批准后实施。一般各省市公布养老金调整方案在6月底到7月份,7月底之前养老金就基本调整全部到位了。
国家的通知主要明确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的总体幅度,2018和2019年是5%。另外还有退休人员调整的范围,一般都是上年度12月31日之前办理退休并领取了养老金待遇的人。
调整的起始时间都是从1月1日开始,这样也对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产生了有效衔接。只有广东和江苏等少数地区会对1~6月份退休的人员进行养老金补调,主要原因还是当地都是7月1日开始实行新年度的社平缴费基数。
养老金调整有哪些方式?
养老金调整近年来调整方式已经基本固定,主要包括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部分。这三部分照顾了方方面面的利益。
定额调整采取的是公平原则,人人都增加相同的钱数。
挂钩调整分为按缴费年限挂钩和按养老金水平挂钩,主要贯彻的是多缴多得和长缴多得的原则。
倾斜调整,主要是针对高龄老人倾斜照顾和艰苦边远地区倾斜照顾。各省市在倾斜照顾方面的政策还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新疆和河南会对养老金水平低于1500 、1000元的人群进行额外养老金倾斜。
总体来看,由于调整方案日趋成熟,今年即使养老金公布时间较晚,一般也不会影响7月底前养老金调整到位的。大家还是耐心等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