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老金计算上半年退休和下半年退休都是一样的。实际上根据养老金的计算公式,退休养老金主要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计算而成,具体的计算公式是全国统一的。不过,基础养老金使用该省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个人账户养老金每年也会计算计账利息。
在养老金计算的时候,不管是上半年退休还是下半年退休,都使用的是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个人账户利息的计发时间也是从1月开始,合算程度是一样的。
(二)养老金增加,都是从1月1日开始。退休后的养老金还会年年调整,每年的调整都是针对上年度12月31日之前办理了退休手续,领取了退休待遇的人。都是从1月1日开始调整,即使是7月调整到位,养老金补差也是从1月开始。
但是,还是有些特殊情况。广东省和江苏省,每年使用新年度社会平均工作作为缴费基础的时间是7月1日。广东省对1~6月份退休的人员会在退休当月按照养老金调整的通知补调退休养老金,江苏省是对1~6月份的退休人员从7月份统一按新养老金待遇计发。
可以说,要么使用新年度的社平工资,要么进行养老金调整。
退休最后一年对于个人的工资增加,不会影响退休养老金。确实过去在机关事业单位流行一种,根据退休前职务级别、工资水平计发养老金的做法。比如说根据工龄计发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同时发放退休岗位级别对应的生活补贴。但是,这一切都随着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而终止了。企业职工早就不实行这样的方式了。
根据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影响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缴费年限、社平工资、平均缴费指数、退休个人账户余额、退休年龄等因素。其实,最主要的是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缴费年限无法控制,缴费基数跟本人的工资有关吗?
缴费基数确实跟本人工资有关,但是职工本人的缴费基数是以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的月均值计算的,并不是以当月的工资确定。而且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实际上只是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
当年的缴费基数比上当年的社平缴费基数形成缴费指数,历年的平均值又形成平均缴费指数,这才影响基础养老金。最后一年的缴费基数提高,提升不了多少平均缴费指数,也提升不了多少基础养老金的。
所以,一般来讲我们不要挂念什么时间退休划算,国家在退休养老金计算和调整机制中都已经考虑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