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我们每年要根据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和物价增长情况,调整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水平。2020年退休人员养老金再次上涨5%,仅仅比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2.9%高一些而已,社会平均工资增长8.7%呢。
老人们的养老金年年调整,在职职工的工资待遇为什么不能年年增长呢?这个问题主要是跟职工所处的行业和工作有关。毕竟职工工资是由企业负担,如果企业负担不了,等待职工的只有失业。
按照201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共有领取离退休待遇的人员12310万人,养老保险基金共发放49228亿元,平均每人每年4万元的待遇,每月3330元。养老保险基金是由在职职工缴费和国家补贴共同形成。可以说,养老待遇是由整个社会共同负担的,老人养老金的增长能够让他们分享到社会进步发展带来的成果。
我们现在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是2005年国发38号文件确定的,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大部分。
基础养老金跟缴费年限(包含视同缴费年限)、本人的平均缴费档次、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相关。由于社平工资越来越高,近年来不少工龄长的退休老人养老金能领到四五千元甚至五六千元,这也是社会进步带来的成果。
个人账户养老金主要的缴费基数、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相关,这也跟个人付出的钱数和退休年龄相关。退休年龄越大,计发月数越小,这也是引导大家延迟退休。
过渡性养老金,主要是针对建立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前已经参保缴费或者原国有企业固定工人的视同缴费年限计发的一种,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补偿。
相对而言,退休老人养老金水平超越的只是一些中低收入的年轻人。实际上,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社会平均工资已经达到了7541.75元,远远超过平均养老金水平。像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高科技企业的工作人员月薪两三万还不足平均值呢。养老保险是长缴多的、多缴多得。领取较高的养老金,毕竟也是其年轻时努力的结果,相信通过老年人的示范作用,年轻人还会有更好地积极性去缴纳社会保险。
所以说,养老金就是养老金,属于老人们的自由支配收入,至于他们是帮助孩子还是自由花费,大家都不能代为指手画脚。过去参加工作较早的老人有一份充足的养老金待遇,这也是对他们过去为国家作出贡献的一种认可方式,值得点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