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取消集中认证工作,主要还是技术手段达到了。随着科技手段越来越发达,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越来越智能化。
现在各地最流行的就是手机APP认证。各级人社部门通过面部识别软件,让参保人员刷脸就可以通过认证,既节省了工作人员的麻烦,也提高了智能化的普及。虽然,一些高龄老人没有智能手机,但是其亲戚朋友子女总会有的。
如果手机无法认证,也可以进行视频认证。比如说通过微信或者QQ等通信手段与社保部门的服务人员联线进行视频认证。
一些地区更开发出的是随时认证。只要认证一次就可以,12个月有效。如果超出了认证时间,养老金待遇就会停发,等待重新认证通过以后可以补发。
很多地方还在实施社区服务认证。其实,老年人的活动一般离不开社区。社区可以通过召开居民大会、党员大会、老年人体检、集中活动等等方式进行领取养老金的资格认证。甚至社区服务人员可以到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家中进行现场认证,这也更加人性化。
通过越来越多的各种认证方式被开发出来,大大方便了群众的同时,也减小退休人员对于养老金资格认证的反感。
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是国家确保养老保险基金安全的一项有效手段。国家通过每年进行一次养老金资格认证,确保退休后养老金发放准确有效。如果没有及时认证,养老金就会停发,这样也能够形成有效防线,防止养老金被冒领的金额过大。
但是每年认证一次确实对一些老人产生了很大的不方便,尤其是一些地区服务不够到位,出现了抬着老人去认证的情况,也给人社系统抹黑了。为此,国家督促养老金资格认证升级换代。2018年开始,国家要求各地取消每年一次的领取养老金资格集中认证工作,变集中认证为零散认证。
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关系着亿万老人老年生活的保障。如果取消认证工作,难以保证养老金的发放准确有效,不能掉以轻心。
尽管退休老人去世的待遇有丧葬费、抚恤金、个人账户余额等等,但是还是会有一些人觉得领取老人的养老金是理所当然的。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确实不懂政策。比如说有个80岁的老太太就认为其丈夫去世了,丈夫的养老金就应当给她发放。
对冒领养老金人员判刑能够解决问题吗?
有的人说,谁冒领养老金就判刑,这是不合适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要求,罪与罚相适应的原则。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于贪官十分厌恶,对贪腐行为判罚极重,有的贪官被剥皮充草,依然没有杜绝明朝的贪污问题。
比如上面所说的80岁老太太,你怎么看?她本身的认知就是这样,难道还将她刑拘判刑吗?再说有的人在老人去世以后,就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去办理注销社保关系手续,难道因为个人疏忽就判刑?更何况在民政丧葬方面已经掌握了信息,为什么政府信息共享不到位,要由老百姓来承担相应责任?
冒领养老金的行为,只要金额不过大,一般不算是什么严重违法行为。很多地区都是通过扣减丧葬费、抚恤金等待遇直接实现多领无效的。所以,国家有养老保险认证这样的措施杜绝,绝大多数人是没有机会冒领养老金的。
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因为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的跑腿的情况会越来越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