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情况不同,自己缴纳是按照当地标准缴纳的,具体情况,你可以到当地社保局咨询,或拨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电话12333。
养老保险单位承担20%,个人承担8%;比如你的月工资是4000的话,每个月要扣掉你8%*4000=320元的养老保险费。
累计缴纳养老保险15年以上,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可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每月领取国家补助的养老金。具体算法如下: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1.4%。
养老金计算需要考虑到当地的平均工资,参保人员的平均缴费指数以及养老保险的缴费期限等因素,因为我们领取的养老金包含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
基础养老金=(当地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社会平均工资*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养老金账户总额/计发月数;
例如某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为5千元,参保人员的个人平均缴费指数为1,缴费15年,60岁退休,退休后可以领取的基础养老金为750元。缴费满15年,参保人员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总共为720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包含个人养老保险缴费总额、政府补贴以及利息,所以个人账户的总额大于720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最低为72000/139=517.99元。也就是在60岁退休后每月可以领取到的养老金最低为1267.99元。
1、个人申请
农村居民携带户口簿、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到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提出参加新农保申请,选择缴费档次,填写《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登记表》(以下简称《参保登记表》)一式二份。
2、村协理员检查
村协理员负责检查《参保登记表》、《农村户籍老年人家庭社会关系表》是否填写完整,填写的姓名、二代身份证号码等信息是否准确,是否有个人签字或盖章、按手印,检查参保人员提供的相关材料是否齐全,检查无误后,在《参保登记表》上签字,加盖村委会公章,附上参保人员本人居民二代身份证和户口簿复印件等材料,然后上报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
3、乡镇初审
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对村里上报的参保登记有关材料进行初审,审核无误后,经办人员在《参保登记表》上签字,加盖乡镇保障所公章,及时将参保人员的基本信息录入新农保信息系统,将《参保登记表》、二代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复印件等材料上报县农保中心。
4、县农保中心复核
县农保中心收到乡镇上报的参保登记有关材料及时进行复核,无误后,对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录入的参保人员基本信息进行确认,为参保人员建立个人账户;在《参保登记表》签字、盖章,将有关材料归档备案。
养老保险主要是为人们提供养老保障,让劳动者在年老失去劳动力时,为其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综合来看,性价比是非常优秀,对于劳动者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